選擇鉆石時要注意“四C”:Cut—切工、Clarity—凈度、Color—色澤和Carat—克拉。 Cut——切工:鉆石的切工極其重要,直接影響到鉆石的價值。只有標準的切割方法,才能展現(xiàn)其璀璨的光芒,達到凈度和顏色的完美結(jié)合。切割后的鉆石一般為球體或圓錐體。切面有很多形狀,正方形、長方形、六邊形、圓形和橢圓形等,但最為流行的還是簡單的六邊形,其眾多切面能夠更好地展示出鉆石的光芒。 Clarity——凈度:鉆石結(jié)晶于地球深處地幔巖漿之中,歷經(jīng)億萬年的地質(zhì)變化,帶有各種天然印記。這些印記的顏色、大小、位置分布對鉆石的價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鉆石的表面或內(nèi)部往往會有瑕疵,例如氣泡、裂縫、羽狀紋等。瑕疵越少,鉆石的等級越高?傮w來說,鉆石的凈度依次分為五大級,十小級。 Color——色澤:鉆石的顏色,從珍貴的無色、罕見的淺藍、粉紅到常見的微黃不等。鉆石越透明無色,白光越能穿透,經(jīng)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繽紛多彩。最白的鉆石為D級,其他依次為E、F、G、H、I、J、K、L、M和N級。 Carat——克拉:鉆石的重量以克拉計。1克拉等于0.2克。一克拉分為一百分,如0.75分克拉又稱75分。重量相同的鉆石,會因色澤、凈度、切工的不同而價格相差甚遠。例如一顆2克拉的大鉆石如果切工不考究,形狀過時,氣泡多,凈度低的話就不能成為理想的選擇。而一顆僅1/2克拉重的鉆石,如果無色、凈度高且采用最流行的切工,會更令人喜歡,價格也不菲。 大部份的鉆石均呈現(xiàn)白色,簡單可分為“無色透明”至“接近無色”及“淡黃色”。 而色澤等級則根據(jù) ISO 國際標準組織之訂定,由“D”色開始至“Z”。色澤是D,E,F(xiàn)的,又稱為透明無色,是極為珍貴罕有,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要靠專家很仔細去辨別。較普遍的是色澤是 G 至 L,又稱為接近無色。專家會較易分辨,但一般人很難區(qū)分,若鑲在首飾上就更難察覺。色澤是 M 以下的,又稱為淡黃色,一般人或許分辨得到,但價格就明顯便宜很多了。鉆石還有其它顏色,稱為彩鉆,fancy coloured diamond 。它可以是黃色、粉紅色、藍色、綠色、紅色、黑色,千變?nèi)f化,但極罕有,價值極高。 |
GMT+8, 2025-7-5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