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5日發(fā)布《世界開放報告2025》。報告指出,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開放步伐加快,推進區(qū)域經貿合作,深化南南合作,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全球發(fā)展注入新動力。 報告顯示,2024年世界開放指數為0.7545,同比下降0.05%,比2019年下降0.34%,比2008年下降5.39%,比1990年增長7.08%。其中,發(fā)達經濟體開放指數為0.7859,同比下降0.25%;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開放指數為0.7125,同比上升0.42%。 “這顯示世界開放呈現出‘總體收緊、分化加劇、動能轉換’的復雜格局!敝袊鐣茖W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廖凡表示,相比于傳統(tǒng)開放引擎的明顯乏力,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成為維持世界開放的重要力量。 世界開放的未來,將更加依賴新興力量。廖凡介紹,數據流、綠色電、產供鏈價值鏈在全球南方交匯,正推動工業(yè)化邁向共享、低碳、互聯(lián)的新征程,有望開啟一個更加多元、包容的開放新紀元。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的開放情況引人注目!妒澜玳_放報告2025》顯示,中國繼續(xù)走在開放前列。1990年至2024年,中國開放指數從0.5891升至0.7634,35年間提升近三成,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主要負責人王雪坤說,報告選取了中國開放的生動實踐,包括共建“一帶一路”、舉辦進博會、建立自貿試驗區(qū)、完善全球治理改革等典型舉措。這表明,中國的開放實踐、開放舉措已成為世界開放進程中的確定性力量,并不斷為經濟全球化做增量,提供新動能。 報告指出,全球開放合作是世界和平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推動開放與安全協(xié)同治理、相互促進,是世界各國面對的重要時代議題,需要所有國家攜手應對。 報告圍繞“在合作與安全的平衡中尋求開放新共識”主題,首次將世界開放指數時間序列追溯至1990年,提供跨越35年的歷史縱深觀察。 世界開放報告自2021年首次發(fā)布,是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旗艦報告,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共同撰寫。 |
GMT+8, 2025-11-6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