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是奶酪棒愛好者,從幼兒園開始就沒有斷。奶酪棒作為不少寶媽的精選零食,往往也被認為是給孩子補鈣的“神器”。但臨床營養(yǎng)科醫(yī)師提醒,奶酪棒既不可替代奶制品,也要控制攝入量。 奶酪也叫干酪,是乳或乳制品中的蛋白質在凝乳酶等的作用下發(fā)生凝固,經(jīng)過乳清分離加工制成,被譽為“奶黃金”。目前市面上的奶酪棒多數(shù)屬于再制奶酪、干酪制品,一般再制干酪中的干酪比例>50%,干酪制品中的干酪比例為15%-50%。 專家表示,作為零食,奶酪棒具有高蛋白、高鈣的營養(yǎng)價值。但相比于牛奶,奶酪棒雖然標注著高鈣量,但也意味著攝入過多的熱量和脂肪,想要達到補鈣的效果,就很容易讓兒童發(fā)胖。另外,一般奶酪棒有十幾種添加劑,主要由水、干酪、白砂糖、奶油等成分組成,每100g中鈉含量可以高達300mg以上。其中糖、鹽等成分的過量攝入,還易產(chǎn)生蛀齒,影響血壓,對腎臟等造成負擔。 反過來說,其實鈣的攝入量也并非越多越好。據(jù)了解,4歲以上各年齡段人群鈣的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2000mg/天。根據(jù)《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干酪和再制干酪中還可以額外添加250~1000mg/100g的鈣。因此,家長在選擇奶酪棒時,需要遵循“低鈉低脂”的參考標準,同時也要注意鈣和干酪的含量。 在正常膳食、不偏食的前提下,一般孩子每天的鈣攝入量是夠的。專家提醒,有一點家長需要明確,補鈣也是有適應癥的,如果醫(yī)學上明確需要補鈣,也是需要通過食物或藥物進行補充。但喝牛奶乳糖不耐的人群,可以將奶酪棒作為補充蛋白質的一個來源。 醫(yī)生提醒: 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奶酪棒并不能替代奶制品,同時還要控制攝入量。為了解饞,在保證一日三餐的前提下,零食可以放在兩餐之間食用。對于4-6歲、7-10歲兒童鈣的推薦攝入量分別為600mg/天和800mg/天,更推薦家長在食物中幫助孩子攝入鈣,比如牛奶、海產(chǎn)品等。因為鈣劑和維生素D是耦合的關系,同時鼓勵孩子適當?shù)貢裉,也可以促進對鈣的吸收。 |
GMT+8, 2025-5-3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