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發(fā)出的“吱吱”聲越來越響,義烏盛夏的扉頁已然打開。7月7日正值小暑節(jié)氣,下午2點更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稠州路與貝村路的交叉口,來往車輛川流不息,滾滾熱浪持續(xù)升騰。 “電動車往輔道這邊開,不要占用機動車道行駛!薄邦^盔戴好,注意安全。”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稠江中隊副中隊長柯平身穿短袖制服、戴著白色手套,一刻不停地在路口進行糾違、交通勸導、事故處理。 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汗水從發(fā)間流下,浸濕了頭發(fā)和帽檐,柯平摘下帽子,用手抹了一把額頭,豆大的汗珠從指尖甩落在地,瞬間蒸發(fā)不見。 “我平時不太容易出汗,可今天這溫度,汗都被蒸出來了!笨缕叫χf。趁著路上車輛少了一點,柯平與隊員小跑至路邊的陰涼處,從車里拿出礦泉水,猛地往嘴里灌,礦泉水瓶一會兒就見底了。 此時,一輛停在店門前停車位上的小轎車正在倒車,說時遲那時快,小轎車方向一轉(zhuǎn),刮擦了停在右側(cè)的另一輛車!巴R幌拢惆褎e人的車刮了,先下車!弊鳛榻痪目缕,見證了這起事故的全過程。還沒休息幾分鐘,柯平又一頭扎入烈日下,開始處理這起交通事故。 聯(lián)系另一位車主,協(xié)調(diào)雙方賠償事宜,普及線上“一鍵報警”功能……在交警崗位上工作了10年,柯平已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處理經(jīng)驗。除了早晚高峰時段要去路面糾違、交通勸導、維持秩序外,柯平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處理交通事故。據(jù)統(tǒng)計,稠江交警中隊轄區(qū)的事故量平均每天達90多起,主要集中在新科路、貝村路、戚繼光路、經(jīng)發(fā)大道等路段。忙的時候,柯平一天就要處理事故40多起。 “有時候一出警就要半天,處理事故時在太陽底下曬個把小時也是常事!笨缕秸f。檢查事故車輛情況時,車身鐵皮在太陽的炙烤下溫度直線上升,哪怕只站在旁邊都會燙得讓人避之不及,但常年處理交通事故的柯平早已習慣了。 |
GMT+8, 2025-8-26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