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鋼用在刀刃上”“省錢就是賺錢”……在金錢觀上,從小長輩們就教育我們購物時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消費。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商家設計好的“誘惑”,就會忍不住開始買買買,不知不覺間就把每月辛苦賺的錢都“貢獻”給了他們。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懿槐簧碳覀儬恐氨亲印弊撸徊人麄冊O計好的“坑”呢?在此,賈春梅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希望大家在消費時能夠保持住一份理性。 思想決定行為。當你看到某個商品,為什么會產(chǎn)生想買、要買的沖動,肯定是該商品的某個賣點或特點吸引了你,才會導致你決定付錢購買。事實上,在銷售商品這件事情上,商家永遠比你更懂你。因為他們無比清楚地了解“你屬于什么類型的顧客”“你最看重產(chǎn)品哪方面”“怎樣的情況下你才會購買”……這些都是屬于“消費心理學”的認知范疇,也是眾多商家入門的必學科目之一。所以,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業(yè)余”購物水平去挑戰(zhàn)他們的“專業(yè)”銷售技能。 “消費心理學”認為,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并非是個理性的人,而是常常受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其中包含很多心理規(guī)律和現(xiàn)象,如恐懼心理、從眾心理、權威心理、占便宜心理、稀缺心理、損失心理等等。商家們在銷售時,經(jīng)常能根據(jù)自家產(chǎn)品的特點,使用不同心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打出一套完美的“組合拳”,給消費者造成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不知不覺間就購買了商品。 賈春梅也給大家舉了一個實例。當我們走到商場化妝品專柜時,四周所看到的海報基本上都是帶美妝的高清美女帥哥圖,他們會讓你內(nèi)心深處也產(chǎn)生一種渴望,希望自己也能夠變得如他們般美麗漂亮。這是商場充分利用了“環(huán)境視覺”營銷心理,讓人產(chǎn)生了“榜樣心理”和“目標心理”。這時,導購員小姐姐會熱情地招呼你:“不一定要買產(chǎn)品,試試也可以的!钡饶阕潞螅蜁托慕o你介紹一款款不同價位、不同檔次的化妝品。慢慢地,你內(nèi)心就開始權衡起自己的購買能力,默默對比不同商品的性價比。這位導購員所采用的是“沉默成本”,即她從一個“小請求”開始,最后可以讓你促成一個“大承諾”。 期間,導購員還會有意無意地告訴你:“這款商品是很多人選擇的”“剛剛就有人買了”“商品的回購率非常高”“商品存貨已經(jīng)不多了”等等。這是在激發(fā)人們的“從眾心理”和“稀缺心理”。當你還在猶豫中時,導購員還會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今天購買,還會贈送小禮物”“買多少減多少”等,這時候,很多消費者的“占便宜心理”和“貪婪心理”就被完全激發(fā)出來,于是就決定下單了。 看完商家這一套近乎完美的“心理組合拳”后,相信現(xiàn)在的你一定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消費心理了吧。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相關學習,了解更多“消費心理”知識,讓自己擁有一雙“慧眼”,能夠識別出五花八門的“消費陷阱”,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上當受騙,將金錢用于購買屬于自己的真正幸福。 |
GMT+8, 2025-7-2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