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家長放心,強身有我;請鳳林王氏放心,強族有我……”10月3日上午,在稠江街道鳳林曲江祠獎學十周年紀念活動儀式上,省特級教師、義烏市新絲路學校校長王鴻引領稠江街道19位優(yōu)秀學子宣誓,鏗鏘的聲音飄向村內(nèi)外。 當日上午,義烏江灣曲江祠內(nèi)喜氣洋洋。王露雯、王正凱、王宇航、王宇寧等19位分別考入浙江大學和義烏中學的學生,端坐在第一排,認真聆聽著致辭、賀信;接著,優(yōu)秀學子代表發(fā)言,獲獎家長代表發(fā)言,宗親代表講話……場上氣氛熱烈;來自全國各地的鳳林后裔齊聚一堂,共祝優(yōu)秀學子金榜題名,喜獲獎項。 義烏素有“小鄒魯”之稱,自古重視文化教育,優(yōu)學褒獎、助學成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義烏建立“何菁教育基金會”,用于獎勵在學習和教學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教師各十名。而具有詩禮傳家、崇學重教傳統(tǒng)的鳳林王氏,長期來將崇文尚學放在重要位置,設立獎學金重獎優(yōu)秀學子。2011年10月底,鳳林王曲江教育基金會設立,參會人員帶頭捐款40余萬元,確定獎學范圍、對象和標準。如本族優(yōu)秀學子,高考入學十大名校,獎勵標準5000元;中考入學金華市八大重點高中,獎勵標準3000元。后曲江理事會根據(jù)學子所考學校不同,繼而提高獎勵數(shù)額,獎學項目擴至國際名校的碩士、博士,如考入國際名牌大學采取定向發(fā)放,獎勵金額最高獎達10萬元。 “3年前曾站在這里,羨慕地看著學長們考上全國重點大學。今天,經(jīng)歷著一個月的大學生活,心里很不平靜,我唯有發(fā)奮學習,早日成才,報效國家。”已進入浙江大學學習的王露雯,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 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王勇義,今年,他的兩個雙胞胎兒子王宇寧、王宇訊考入義烏中學。儀式上,王勇義夫妻倆毅然將所獲的9800元獎學金(實際獎勵1萬元),返捐給鳳林王曲江教育基金會,用于獎勵更多優(yōu)秀學子。一千、兩千、三千、一萬……王泰哲、王子吟、王天擇、王鳳鳴、王晉福紛紛在捐贈名單上簽字。他們說,這是自己為教育奉獻的一份心意,旨在營造更濃厚的讀書學習氛圍。 |
GMT+8, 2025-5-11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