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概述
義烏紅糖因色澤嫩黃而略帶青色,故又名為義烏青。素以質地松軟、散似細沙、純潔無渣、香甜可口著稱。民國18年曾獲西湖博覽會特等獎。義烏紅糖已獲得農業(yè)部頒發(fā)的義烏紅糖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受到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義亭鎮(zhèn)是義烏紅糖主產區(qū),素有“紅糖之鄉(xiāng)”之稱。義烏紅糖制作技藝現(xiàn)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2月,義烏紅糖制作技藝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
義烏紅糖有據可靠的歷史已有七百余年,元代大醫(yī)學家朱丹溪(義烏人)在他自己的醫(yī)學著作《格致余論》之五《治病必求其本論》中已有使用紅糖治病的記載。清順治時賈惟承引進并推廣了木糖車榨糖技術,使義烏糖蔗生產進入商業(yè)化軌道,能作為大宗商品出售。據《洋川賈氏宗譜》記載,義烏木糖車榨糖始于清順治年間(1644——1661)。最盛時期在20世紀30——40年代。民國35年種蔗面積6.67萬畝,產紅糖約1萬噸。解放前,因銷路和政策的影響,生產屢有起伏。1950年種植2.16萬畝,1954年5.79萬畝,1966年1.71萬畝。70年代2萬畝上下。80年代,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3萬畝左右。由于推廣贛蔗1號、川蔗10號等良種和地膜覆蓋等栽培技術,鮮蔗畝產量從解放初期的2000——2500千克提高到5000千克以上,總產量增加1.5倍。隨著現(xiàn)代化糖廠的發(fā)展,糖蔗多用于機制白糖,紅糖產量相應減少。1988年,供銷部門收購1525噸。除供應當?shù)厥袌鐾,主要銷往杭州、寧波、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
加工方法
義烏紅糖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是用牛拉木車絞蔗汁,用柴燒鐵鍋煎熬制糖。因未經提純,保留的養(yǎng)分較多,營養(yǎng)價值勝于白糖。據分析,每500克紅糖中,含鈣190毫克,為白糖的9倍;含磷300毫克、鐵38.5毫克,均為白糖的4倍;含葡萄糖為白糖的19倍;蛋白質及人體所需的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白糖多。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核黃素和煙酸等成份。具有舒筋活血、驅寒去濕、暖胃強身諸功效。產婦食之,能恢復元氣,豐富乳汁;技毙愿窝椎牟∪诉m當服紅糖,能減少體內蛋白質消耗,使肝細胞再生。
二十世紀60年代以前,榨糖水的工具是牛拉糖車,即木車牛力絞糖。兩個硬木滾筒,直徑約60公分,長約120公分,滾筒上端做成兩個合縫的齒輪狀,一根長長的杠桿,在牛的牽引下同時轉動。糖蔗從兩個木滾筒的中間間隙喂進去,隨著滾筒的不斷轉動,壓碎了糖梗,糖水就絞了出來,沿著水槽流入糖缸。如今已經是機械化的榨糖機榨糖,但人們還是習慣地稱為“絞糖”。熬糖也叫“煎砂糖”。絞出的糖水,倒入鍋中煎熬,才能變成紅糖。這是一道制作紅糖必經的工序,仍然保持傳統(tǒng)的工藝制作。
一字排開的五六口糖鍋,直徑依次由大到小。絞出的糖水先把它放入第一口最大的鍋中燒煮。燒開的糖水,會起一層厚厚的糖沫,這層起浮的沫,必須用兜子撈干凈才行,否則會影響糖的質量,尤其是會影響糖的色澤。如果不在恰到火候時撈干凈了,就要破敗掉,因此也是一項技術活。而最重要的技術活,是侯糖。撈完糖沫的糖水,依次起到第二,第三……口鍋當中,主要是讓水分慢慢蒸發(fā)干凈,當糖水蒸發(fā)到一定時候,煎熬的糖水變成了金黃色,在鍋中冒著濃稠而滾圓的泡泡,這時的候糖師傅,憑著眼睛的觀察,逐次將稠糖起到后面的小鍋中,幾個工人也不停地用長柄鐵勺不停地攪動糖鍋,防止稠糖焦鍋底。等到將全部濃稠的糖漿起到最末端的一口鍋中,候糖師傅,用食指沾起一點糖,嘗了一下,看看差不多了,就將滾燙的糖漿,舀到一個長方形的木制槽床上,制作成精細的紅糖。
紅糖,榨取于糖蔗。義烏用糖蔗榨制紅糖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本縣合作鄉(xiāng)店里村《賈氏宗譜》記載:“賈維承,號明山,生于明萬歷甲辰(公元1604年)。成人后,人剛毅,善學善識,廣游四方,交友甚多。于清順治年間,客游閩越,時值絞蔗做糖,便專心留意,摹其木制糖車式樣,教人仿做成功,取其糖蔗絞榨紅糖。邑人享其美,利至今!笨芍t糖加工起源大概。糖蔗種植則遠在此之前,但只當鮮果食用。本世紀初,紅糖產區(qū)還只取于義亭區(qū)和佛堂區(qū)周圍,30年代才逐步擴大到城陽區(qū)。
歷史上,義烏紅糖的生產規(guī)模小,生產工具和工藝技術都十分落后,產的糖數(shù)量少,質量差,是為自食自用的自給性生產,逢好年景,農民除自食自用外,也挑往集市,少量出售。待紅糖生產有一定規(guī)模的發(fā)展以后,紅糖市場開始出現(xiàn)。出縣城往西南30里的佛堂鎮(zhèn),由于水上運輸方便,歷史上是商業(yè)較發(fā)達的集鎮(zhèn),也是紅糖的主要集散地。每當紅糖上市旺季,縣內外客商云集,來自外地的客商主要有蘭溪朱正大行,年運銷量少則十幾萬斤,多則幾十萬斤。本地經營紅糖業(yè)務的主要是南貨棧業(yè),只搞零售,個別的資本稍雄厚也兼外銷。如原佛堂鎮(zhèn)瑞祥泰店主、原工商業(yè)者王宗海和糖行老板裘仲豪合資經營,并借助上海糖行的勢力,把紅糖運銷江蘇、安徽、江西等地。這種聯(lián)合經營的組織和方式一出現(xiàn),“生意經”也就比較講究了,如把紅糖劃分等級;按級定價,既搞零售,也搞批發(fā)。由于嚴格了紅糖質量的劃分,經營范圍的擴大,“義烏青”在外地市場和其他“青”種競爭中,逐步顯示了威力,名氣也不斷提高。
日寇侵入浙江以后,各地交通閉塞,民不聊生,市場蕭條,紅糖的生產和銷售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市場紅糖奇缺,價格暴漲,曾出現(xiàn)一擔紅糖十擔谷的比價。于是一些不法商人以次充好,摻假使雜等行為也時有發(fā)生,“義烏青”的聲譽也受到影響。
抗戰(zhàn)勝利以后,外省食糖流入浙江市場,紅糖滯銷,賣糖難成了糖農的一大心病,壓抑了糖農的生產積極性,紅糖生產一年不如一年。到1949年全縣紅糖產量僅7萬擔左右。
解放以后,紅糖生產迅速發(fā)展。到1954年,全縣紅糖生產量已達18萬多擔。生產發(fā)展了,市場又活躍了,購銷業(yè)務十分興旺。據統(tǒng)計,當年全縣、鄉(xiāng)兩級供銷社共有25個紅糖收購點,另外還組織下鄉(xiāng)巡回收購,旺收季節(jié),每日收紅糖1500多擔?h工商聯(lián)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和組織下,紅糖購銷工作非;钴S,協(xié)助各地收購點快收快調,今天收,明天調,將紅糖運銷杭州、嘉興、寧波、舟山、金華等地,成績顯著。從那時起,義烏紅糖聲譽大振,產、銷量占全省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還多,成為全省紅糖的主要產區(qū)。1982年,全縣食糖生產量達到29萬擔,比1949年增長4.2倍。
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義烏糖的加工也經歷了一個純手工、半機械化到機械化的發(fā)展過程。據民國九年《義烏縣志》殘稿記載:“制糖廠民國六年在佛堂鎮(zhèn)開辦,頗著成效!钡淮艘痪洌f情已不可知?赡軙r間很短,規(guī)模很小,因此也沒有把情況詳記下來?谷涨霸谄毡椴捎门@拒嚕ɑ蚴^滾子)的落后辦法榨糖的同時,在當時的義亭鎮(zhèn)有個上海人開始用壓榨機榨糖,效率倍增。使這個村農民開始嘗到了體力消耗省、工效高的甜頭,給周圍農民大開了眼界。接著佛堂鎮(zhèn)又有人開始用改良辦法制取赤砂糖。直到1933年,當時的省政府撥了部分款子,由縣實業(yè)科長肖家點兼主任委員,在江灣村開始辦機制糖廠,用機械壓榨,用離心機制取白糖,并加工冰糖。這在當時是一件很新鮮的事,周圍的農民去看的很多。但這個廠不僅規(guī)模很小,更由于糖水榨不干凈,經濟效益很差,后就不得不采用直接向農民收購糖水的制糖辦法?谷臻_始,這個廠遷移到麗水。解放后,黨和政府為了提高義烏糖的質量和解決農民的繁重體力勞動,曾作過很多努力。1956年前后的義亭的雅文樓、王宅鄉(xiāng)的東山、合作鄉(xiāng)的曉聯(lián)辦了半機械化糖廠,用動力壓榨,用改進了的土法熬糖,制的仍然是紅糖。直到1965年12月,一座日榨鮮蔗500噸的完全機械化的糖廠,終于在佛堂鎮(zhèn)西北的楊宅村附近拔地而起(1982年已擴大為日處理1000噸)。與此同時,在廣大農村也逐步采用了機械壓榨。到70年代,幾百年來的牛拉土榨辦法已全部被淘汰。過去2個多月榨期現(xiàn)在只要20天左右就可以加工結束。糖農再不要擔心絞糖時受低溫冷凍而遭受損失了。
紅糖除食用、藥用外,在制做義烏傳統(tǒng)食品——“年糖”中發(fā)揮了大用場。義烏風俗,每年臘月,家家戶戶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烘炒、炮烙和拌上調煮的紅糖,制成凍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多種“年糖”。年年如此,代代相傳。人們說這是迎新年除舊歲的一種標志,也是莊稼人一年辛勤勞動的成果,為新春佳節(jié)增添食品花樣,豐富了節(jié)日生活。因此,切糖、殺豬、釀酒素來被稱為義烏農家“三樂”。
對于糖蔗的綜合利用,從1954年開始被重視,利用糖沫釀制燒酒,就是當時的縣專賣公司和協(xié)和酒坊職工,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試驗成功的。這一年利用糖沫2800多擔,釀制燒酒2800多擔。
釀制燒酒的糖沫,是制作紅糖的副產品。紅糖煎制時,有一層渣滓浮在糖水上面,為保證紅糖質量,必須將其撈出。過去都將撈出的渣滓作為廢物遺棄。用來釀制燒酒以后,不僅廢物利用,變廢為寶,而且,糖沫燒酒,出酒率高,質量好,其味甜美可口,真可謂是既經濟又實惠。糖沫制酒后還能提煉蔗蠟。1983年提煉蔗臘56噸,產值達30多萬元。
繼釀制糖沫燒酒以后,又從糖殼中釀制成了糖殼燒酒。到1983年,僅義烏糖廠一家,利用糖蔗的副產品釀制的燒酒就近萬擔。至于用糖蔗渣造紙、養(yǎng)茹等的綜合利用,也早已到處可見?梢灶A期,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糖蔗的綜合利用將出現(xiàn)更加廣闊的前景。
紅糖的好處在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溫補。紅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釋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補充體力。有中氣不足、食欲不振、 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孩童,平日可適量飲用紅糖水。
中醫(yī)營養(yǎng)學認為,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fā)揮補血作用。相對而言,白糖雖味甘,但其色白,性平,故其補血的效果遠不及紅糖。根據我們的分析結果,由于白糖過于純凈,其中幾乎不含微量元素成分,其營養(yǎng)功效自然與紅糖不可同論。即使在科技發(fā)達的日本,許多食品還特地標明“純正紅糖”字樣,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紅糖非同于白糖的作用,所以家庭和食堂應常備紅糖。
為了保護和開發(fā)義烏紅糖產業(yè),弘揚紅糖文化,提高義烏紅糖的知名度,從2005年開始,義烏市政府在義亭鎮(zhèn)每年舉辦紅糖節(jié),至2012年已成功舉辦第8屆。紅糖節(jié)除了主會場西樓村,還有義亭鎮(zhèn)吳村,大樓村,先田村,西田村,王阡三村,鮑宅村,早溪塘村,王山頂村等,紅糖節(jié)舉辦多屆,分會場越來越多,也正好說明了紅糖這項事業(yè)會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