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倉死了。
昨天6點30分,義烏北苑街道季宅小區(qū)一區(qū)9棟樓前,劉書倉睜著眼睛倒在地上,身邊的三輪車上,還有大半車的垃圾。
此時,距離他求得這個清潔工的工作,才過去兩天。
大伯是一位清潔工剛上兩天班
上午9點,我打電話給義烏北苑派出所民警何豫龍。
“有這事,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在小區(qū)里掃地的,人在救護車到前就不行了。我們?nèi)ガF(xiàn)場后,基本排除案件(他殺)的可能。家屬對此沒有異議,現(xiàn)在,老人家屬和保潔公司正在所里協(xié)商!
10點40分,我來到北苑派出所,門前遇到了大伯的侄子劉省偉。
劉省偉45歲,在北苑街道開了一個家庭作坊,做飾品加工。
“他是我叔叔,叫劉書倉,河南商丘人,今年63歲。他沒有結(jié)婚,在老家也沒人照顧他,兩個多月前,他從老家來投奔我。來到義烏后,在義烏上溪一家拉鏈廠看大門,做了有40多天。后來,他自己說,不愿意擱那干。聽不懂別人講話,也沒有家人在旁邊,我就讓他回了城里。回到城里后,他住在我家。上個星期,他說找到工作了,就在小區(qū)里運送垃圾。上周五去的,干了兩天多,沒想到就出了事。"
我們聊天時,一位中年男子走了過來,自稱是劉大伯生前所在公司的經(jīng)理。
經(jīng)理姓樓,義烏蘇溪人。
對于早上發(fā)生的事,他一直說“誰能想到”。
“他是一位河南老鄉(xiāng)介紹來的,原來我們不想收他,覺得他干不了這個活,他自己堅持說可以。我們想,他年紀大了,找活不容易,就想先讓他試兩天。周五來的,周六、周日兩天算是試用期。他來的時候正好趕上周末,本來打算今天帶他去體檢的,體檢通過就給他辦保險,簽訂勞動合同!
那老人怎么睡地上了?
中午12點,我來到劉大伯出事的季宅小區(qū)。
季宅一區(qū)9棟,一層有一家飯店,叫“重慶酸菜魚”。昨天6點多,劉大伯就是倒在飯店東南側(cè)的墻角處。
劉大伯的三輪車,還停在飯店前,車上裝著大半車沒送完的垃圾,垃圾上面斜躺著一把掃帚和一個畚箕。
車前幾米之遙,賣西瓜的劉師傅回憶了上午發(fā)生的事。
“我早上5點多來擺攤的,看見過他。當時,他推著三輪車,走得很慢。到了6點10分左右,我攤還沒擺好,小區(qū)里的一個女的來買西瓜,我正給她挑瓜,她說了一句,那老人怎么睡地上了?我轉(zhuǎn)過身,看到他躺在地上。就喊了他幾聲,沒有反應(yīng),我走近點看,他睜著眼睛,臉上停著幾只蒼蠅也沒去趕,我覺得這人出事情了。后來,不少人拿出手機報警了。幾分鐘后,120和110都來,后來,殯儀館的車也來了。"
不遠處,做早點生意的馬師傅跟我說,出事前幾分鐘,他還看到過老劉,“拿著一個大瓶子,喝了不少水,感覺像是很渴了!
死因家屬、公司各執(zhí)一詞
劉書倉上班兩天,猝死小區(qū),家屬和公司對于死亡原因,有了分歧。
劉省偉說,叔叔身體很好,從來沒有生過大的毛病。
“一個多月前,他和我們回了一趟老家,叔叔和我老婆到老家醫(yī)院做過體檢,醫(yī)生說,他身體好,沒什么毛病!
我提出想看看體檢報告,劉省偉說,報告單在老家,沒帶到義烏來。
對于叔叔的突然離去,劉省偉一家人把原因歸結(jié)為“活太累了”。
“他凌晨3點多就起床去干活,到了晚上8點多才回來,一天工作這么長時間,他受不了的!
對于劉省偉的說法,樓經(jīng)理不贊同。“他年紀很大,走路很慢,看上去身體不怎么好,我們懷疑他生前身體可能就有問題!
樓經(jīng)理說,如果家屬認為死亡原因是“活太累”,他們將請求法醫(yī)做死因鑒定。
不輕松的工作
穿過村里老年協(xié)會旁的一條小路,路過一個垃圾場,繞垃圾場左側(cè),走進一個大院,正前的一側(cè)有一排低矮的平房,里面住著10多位工人,他們是劉書倉的工友。
院子里,堆滿著各式各樣的雜物,瓶子和廢紙是絕對的主角,大多是工友們掃街“廢物利用”撿回來的。
院子里味道不好聞,但住在這里的人早已習以為常。
12點20分,我來到劉書倉生前住過3晚的小屋。
小屋里沒有窗戶,10平方米左右大小。
屋內(nèi)最里面,幾塊磚頭架著一個破舊的席夢思床墊,床墊上有一張竹席,床的上面,掛著一個蚊帳。
床前一個凳子上,擺著一把電風扇,屋子中間頂部垂下一盞燈。
屋子的門是卷簾門,人在里面,門一落下,漆黑一片。
屋內(nèi)溫度很高,剛呆了一會,就出了一身汗。
一排平房的最里間,我見到了幾位劉書倉的工友。
劉書倉才來上班兩天,工友們說,跟他不熟,最大的兩個印象就是“瘦”和“慢”。
“他不是瘦,而是瘦得很,我估計就八十來斤,像是吃不飽飯的樣子!
50歲的孫師傅是他進公司的介紹人!澳翘焖吹轿,跑過來說,老鄉(xiāng),有沒有活干,幫我介紹一個。我就跟我們老板說了,老板當時就說,你不能干的!
孫師傅明白,老板說這個話的意思,“這活確實不輕松!
孫師傅和老婆倆人,跟劉書倉干的是一樣的活,運送垃圾,他們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就是手推三輪車。
“公司是有規(guī)定上班時間,我們干活主要是區(qū)域包干的,哪些地方歸你管,哪些地方的垃圾你就得清理完,干不完活你就別休息了。劉書倉負責兩條半街,那里的垃圾比較多,公司給他開的工資也比我們高,一個月1800元。一般來說,我們凌晨3點半就起床,干到上午9點鐘回家,下午3點左右出去,干到下午5點半左右。當然如果你手腳比較慢,工作時間就得延長。運送垃圾,看起來不難,其實很辛苦,垃圾桶里的垃圾你要倒到車上,垃圾堆的垃圾你要先掃好,再用畚箕裝車,等裝好車了,再走上600多米的路,把垃圾運送到垃圾房!
來自河南的工友馬師傅給我算了一筆賬。
“兩條半街,一天下來,估計得拉上六七車垃圾。劉書倉管的街道垃圾比較多,弄不好就要拉上10車,10車垃圾來回就得走12公里,加上他又不怎么會騎車,一天活下來,干得時間比別人長,也更累。”
賣西瓜的馬師傅還記得,“前天,他到我這里買了半個西瓜,我當時看他,滿臉大汗,吃西瓜的手都在發(fā)抖。”
馬師傅印象中,劉大伯干活實在的,不會偷懶,就是干活比較慢,為了早點干完活,每車垃圾都裝得很滿,遇到小上坡就很吃力!白蛱,他車上不去,我還去幫了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