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來,王興弟一直熱心公益,免費為軍人修鞋,他也先后被評為“感動金華最美雙擁人物”“義烏市道德模范”。從一名“修鞋匠”成為“公益達人”,王興弟用行動詮釋了“積小善成大善”的道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信”與“義”的完美融合。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眼下,當他遇到困難時,社會各界又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連日來,前往醫(yī)院看望老王夫婦的愛心人士絡繹不絕。政府部門來了,他上門補過鞋的部隊軍人來了,和他一道做公益的志愿者們也來了,還有許許多多與他素不相識的普通市民也在通過各種捐款平臺默默地為他獻愛心……深秋的義烏,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暖暖的愛的氣息。
助人即自助,好人有好報。默默為他人服務了27年的老王,也深深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各方對他們夫妻的關愛和幫助,更讓他堅定了繼續(xù)做公益的信心。在義烏這片以“義”為名、“尚義崇禮”的土地上,我們應該大力倡導“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的社會風尚,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一種導向、一種追求,匯聚起全社會的道德力量,讓人心更善良、社會更誠信、民生更幸福,也讓道德更有力量。
不讓好人吃虧,好人應當有好報。這也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建立完善禮遇、幫扶各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常態(tài)長效機制,在生活上、工作中關心關愛他們,繼續(xù)樹立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更好地發(fā)揮“好人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把道德之美傳得更遠,讓文明之花絢麗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