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傍晚,城西街道益公山夜市里煙火氣升騰而起。38歲的吳魯偉布置好自己的小攤,開始第一鍋章魚小丸子的制作。鐵板上油花跳動,他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手里的動作有條不紊。與此同時,妻子邱衛(wèi)霞的燒餅攤開始迎來客流小高峰。爐膛里炭火正旺,嗞嗞冒油的梅干菜燒餅香氣四溢,勾著路人的食欲。這對聽不見聲音的夫妻,守著兩個“無聲”小攤,用無言的努力為自己和剛滿一歲的女兒撐起了充滿希望的未來。 吳魯偉是城西街道新港村人,小時候一場傷病后,他就聽不到聲音了。妻子邱衛(wèi)霞是位“90后”,來自江蘇南通,先天性失聰。2年前經(jīng)朋友介紹,兩人相識相戀,隨后組建家庭。去年8月,女兒吳希言出生,全家十分高興。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今年年初,吳魯偉在益公山夜市支起了一個章魚小丸子攤。 走近他的小攤,最先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干凈。不銹鋼操作臺被擦得锃亮,裝醬汁的瓶子被擺得整整齊齊,木魚花等配料被有序收納在密封盒里……攤位左右各貼了一張菜單,上面寫著:“店主是聽障人士,若有照顧不到的地方,還請多包涵!麻煩您指一指菜單選口味……”有顧客跟吳魯偉說話,他就會笑著指指菜單?腿丝炊藛魏螅钢膬x的口味點餐。吳魯偉伸出手指確認份數(shù),得到點頭回應(yīng)后,手上的動作立刻加快,生怕讓顧客久等了。 另一邊,邱衛(wèi)霞正在燒餅攤上忙碌。她的燒餅攤就擺在自家門口,也是今年年初開始營業(yè)。攤位上掛著塊小黑板,是吳魯偉專門給她寫的“價目表”,上面寫著梅干菜、蔥花、土家三種餡料燒餅,并標注了辣與不辣的選項。黑板下面還有一塊小木板,上面寫著出攤時間和聯(lián)系電話,還特別提醒“有事發(fā)短信”。 熟客早就習(xí)慣了用手勢跟她溝通,比如比個“2”,然后在邱衛(wèi)霞指著“梅干菜燒餅”和“辣”時點頭,很快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燒餅。偶爾有陌生顧客疑惑,旁邊的老客就會主動幫忙解釋:“你用手指一指,她就懂。她家燒餅好吃的,又酥又香!碧鞖庖琅f炎熱,爐火旁更是熱浪逼人。晶瑩的汗珠不斷從邱衛(wèi)霞臉上滑落,她卻顧不上擦拭,一心專注于爐子里的燒餅。 婆婆季巧玲說,擺攤很辛苦。吳魯偉每天從下午4點忙到深夜12點,早上補覺,中午就給妻子邱衛(wèi)霞揉面,準備做燒餅的食材,下午再趕去市場,采購夜市出攤需要的用料。邱衛(wèi)霞從早上7點出攤忙到11點,再從下午2點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天氣熱不說,還經(jīng)常受傷,可她從沒想過放棄。記者看到,她小臂上一道傷痕還未脫痂,淡褐色的疤痕清晰可見。 “我們有手有腳,想靠自己的勞動掙錢,養(yǎng)老人和小孩!鼻裥l(wèi)霞在手機上打字“說”,他們夫妻倆每天掙得雖不多,心里卻覺得特別踏實幸福!岸嗵澚似牌艓兔φ湛春⒆樱覀儌z才能安心經(jīng)營小攤! 城西街道新港村里上上下下也十分關(guān)心這對夫妻。村黨委書記吳璀云說:“他們倆都是聽障人士,家里老人年紀大了,村里就給他們辦了保險。周圍街坊鄰居還經(jīng)常幫襯,遇事都愿意搭把手。這對夫妻很有志氣,總想著靠自己不麻煩別人,做的東西也是貨真價實。” 這對夫妻聽不見世間的聲響,卻把對生活的熱愛、對女兒的期盼,都藏進了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他們的故事正是“有情有義 世界義烏”文化精神的生動寫照。 |
GMT+8, 2025-9-18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