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薄霧繚繞,巧溪水庫宛如一幅靜謐的水墨畫。但在這片寧靜之中,一場現實版的“科幻大片”正在上演:無人機像靈動的飛鳥,掠過水面,精準掃描溢洪道;無人船猶如水中的精靈,巡航排查隱患;四足機器狗在陡坡上靈活穿行,宛如山地間的探險家;還有看不到的水下機器人,更像水庫的家庭醫(yī)生,不定時地給大壩做貼身體檢。這些酷炫場景的背后,是我市現代化水庫矩陣運行管理平臺傾力打造的全省首個“天-空-地-水-工”立體監(jiān)測體系。 自2023年入選全省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試點以來,我市便以前沿科技為筆,繪就了一幅智慧治水藍圖。X波段雷達、北斗衛(wèi)星、智能算法……這些高科技元素融合在一起,構建起了一張覆蓋全域101座水庫的智慧防護網,成功破解了防洪調度與水資源集約利用的雙重難題。 智慧守護 構筑全天候數字防線 走進巧溪水庫指揮中心,三維可視化系統(tǒng)如同一雙“數字天眼”,實時跳動著184個監(jiān)測點的數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巡查員要帶齊裝備上山下坡才能完成數據采集。現在科技幫忙,庫區(qū)的情況能實時呈現在大屏幕上。” “天-空-地-水-工”五大維度構筑的立體監(jiān)測體系,就像精密的傳感器,時刻守護著水庫的安全。天基雷達每5分鐘掃描一次云層,暴雨預警時效提升了整整12倍;32架無人機如同空中哨兵,智能識別漂浮物等4類事件,排查飲用水源地周邊隱患;全域13座水庫配備了變形監(jiān)測設備,敏銳捕捉可能出現的壩體變形隱患;6座中型水庫部署了水質監(jiān)測站,全天候把好“水質關”;水下機器人則搭載著聲吶,為壩體安全做好“體檢”。 這張科技防護網正持續(xù)釋放著治理效能。2024年汛期前,技術人員利用無人機航拍和激光點云技術,繪制出了0.1米精度的庫區(qū)三維地圖,精準劃定了5類用地影響范圍。當X波段雷達捕捉到50毫米/小時的強降雨時,洪水預報模型立即推演出72小時的入庫流量曲線,誤差率控制在1%以內。 智能設備 掀起巡檢革命 “以前查背水坡要手腳并用,現在機器狗10分鐘就搞定了!鼻上畮煅膊閱T陶嘉政掏出手機,浙政釘上剛收到一條任務:檢查3號壩段滲流情況。他遙控的四足機器狗正攀上45度的陡坡,機載雷達已經發(fā)現了馬道上一處兩米長的縱向表面裂縫!斑@家伙能鉆灌木叢、爬碎石坡,8小時續(xù)航抵得上3個人工!碧占握澆唤^口。數據顯示,機器狗對于復雜區(qū)域的巡檢效率提升了3倍,隱患識別準確率高達92%~97%。 與此同時,在庫區(qū)中央,一艘藍白相間的無人船正劃開水面,留下一道道優(yōu)美的漣漪!斑@是全省首套智能巡航系統(tǒng),能自動避障、定點拍攝。”技術員樓寬廣點開管理平臺向記者介紹。投用以來,無人船已經累計發(fā)現了56起非法垂釣事件。更驚艷的是水下機器人——這個搭載著高清攝像頭和聲吶的“鋼鐵魚”,比傳統(tǒng)潛水員探查效率提升了20倍,成本卻降低了80%。 此外,實現數據共治就如同打造了一個跨部門聯(lián)動的“最強大腦”。當水域監(jiān)管平臺發(fā)出“非法游泳預警!請立即處置!”的警報時,基層治理系統(tǒng)同步向執(zhí)法部門派單。這種“監(jiān)測-預警-處置”的閉環(huán),得益于我市打通了水務、執(zhí)法、氣象等9個部門的數據壁壘。據統(tǒng)計,矩陣運行以來,已經進行了8次跨部門聯(lián)合執(zhí)法,5個問題現場即得到解決,3個較為復雜問題均在3日內全部得到閉環(huán)處置。 科學決策 激活“水銀行”效益 在巧溪水庫中控室,“四預”系統(tǒng)正在模擬極端天氣。義烏市水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義北公司副經理陳永群輸入24小時的降雨量,屏幕瞬間生成了8種洪水演進模型。“泄洪量增加50立方米/秒,下游洪峰可推遲2小時!彼贿呇菔疽贿吔榻B。2024年主汛期,該系統(tǒng)優(yōu)化出了4套應急方案,保障了水庫汛末蓄水率達98%,相當于蓄了2個西湖的水量。 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臺的建成,相當于每一次水庫泄洪、預警都有了一個“指揮官”。氣象工程師調出了2024年6月26日的數據:X波段雷達監(jiān)測到巧溪庫區(qū)1小時降雨量達50毫米,洪水預報模型立即啟動,推演出未來72小時將出現2939萬立方米的庫容峰值!拔覀兲崆12小時開啟閘門,以5~10立方米/秒的流量分級泄洪,既騰出了防洪庫容,又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惫こ處熤钢鴮崟r更新的預演模塊說。這套“短臨預報+實時監(jiān)測+洪水預演”的三道防線,使防洪響應速度提升了50%,2024年成功應對了一場暴雨。 這種科學決策模式讓每一滴水都“精打細算”。通過精準控制泄洪流量,巧溪水庫在2024年安全度汛的同時,將蓄水率從往年的71%提升至98%!懊看涡购槎际撬阒髁糠潘嬲龑崿F了洪水資源化!彼畮旃芾碇行闹魅嗡雀锌卣f。 站在壩頂遠眺,機器狗傳回的數據正在指揮平臺上跳動,無人船劃開的水痕泛著科技治理的漣漪。這座運行近半世紀的老水庫,在“天-空-地-水-工”立體監(jiān)測體系的賦能下,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全國水庫現代化管理交出了一份“防洪保安全、興水惠民生”的義烏答卷。 |
GMT+8, 2025-5-2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