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方國家,當一對新人在教堂舉行結婚儀式之后,他們和全體賓客就要乘車前往婚宴地點。當一到達婚宴大廳時,就要立即組成新娘新郎家為主的迎賓隊列,排列在大門口迎接來賓。新娘母親應站在隊首,不斷問候來賓,并把來賓一一介紹給新郎母親。新郎母親緊挨著新娘母親站著。緊跟其后的是新娘新郎,新娘應站在新郎右邊。接著是主女儐相,最后是女儐相。不過,如果兩位新人的父親和他們的母親一起站在主人的位置上參加迎賓則最佳,但他們往往愿意混在賓客中間。離婚父母切忌一起站在迎賓隊列里。如果婚禮是由新娘的母親和繼父操辦,母親和繼父應作為主人站在迎賓隊列,而新娘的親生父親不應站在那里;若婚禮是由新娘的父親和繼母操辦,父親和繼母應站在主人位置,新娘生母只能作為賓客出現(xiàn)。 在正規(guī)傳統(tǒng)的大型婚禮上,常設專人來通報來賓姓名。通報人應站在新娘母親旁邊,低聲詢問來賓的姓名后,便大聲通報。由于新娘母親并不認識新郎家邀請的所有客人,故這種做法很有必要。 新娘母親有責任將來賓一一介紹給新郎父母,如有必要,還得介紹新娘。新娘應把自己的新朋好友介紹給丈夫,新郎也應把自己的至親摯友介紹給妻子。不過,在這種迎賓場合,不宜過多應酬,簡明的介紹和適當?shù)膽曜阋选P履锖托吕蓪e客只需說“謝謝你”或“見到你很高興”即可。 由于正規(guī)的迎賓持續(xù)時間長,要求規(guī)范刻板,言語舉止單調,容易讓人感到厭煩、疲憊和受拘束,故迎賓隊列有逐漸取消的趨勢。在小型婚禮上,這種形式已基本取消,只是在大型婚宴上仍保留著。不過,是否取消迎賓隊列應由新娘決定,她必須保證新郎及其家人會認識每一位來賓。若不搞迎賓隊列,新娘、新郎和雙方父母應呆在靠近門口的地方,以便向每一位來賓打招呼,并及時作介紹。許多新人在門口桌上放一個來賓簿,讓來賓簽名,,并將此作為喜慶日子的永久性紀念。在正規(guī)的大型婚禮上,新人迎接完賓客后,就走進餐廳,到專門安排的新娘餐桌前就座。 新娘餐桌通常置于大廳的一邊或盡頭,呈馬蹄矩形。新娘和新郎坐在中間,面向大家,他們對面位置空著,以便所有客人都能看見他們。新娘餐桌必須放置座位卡。新娘坐在新郎的右邊,男儐相坐在新娘的右邊,主女儐相坐在新郎的左邊,女儐相們和隨從們交替地依次坐下,都坐在桌子的同一邊。女儐相的丈夫或未婚夫,隨從的妻子或未婚妻們都應坐在新娘的餐桌上,他們沿著桌子的兩個矩邊坐下。新娘餐桌的中間過去是放置一個又高又大的婚禮蛋糕,現(xiàn)在則由鮮花來取代,蛋糕則放在餐桌旁的小圓桌上。餐桌應鋪上白色桌布,鮮花應選用與女儐相們衣裙顏色相配的鮮花。
|